托福考前兩個禮拜,應該做什麼?

Written by Rosa, 2022.12.30


Photo Credit: Chelsea Hung


大家好,


每次顧問時間時,總是有不少當月或是下個月要考試的同學。同學於考前通常會感到有些緊張,覺得自己的準備不足、對這次考試沒信心等。這些都是很正常的煩惱。今天我想與同學分享“考前兩個禮拜,可以做什麼事增加考試的信心。” 我相信能夠幫助同學於考前穩定軍心。



首先,我先提醒一下考前不應做什麼:


一、請停止瘋狂刷題


大多數同學越到考試前越發認真的練習一整回的考古題,甚至有同學一天練習兩三回。我認為事實上,這樣的行為只是降低你的愧疚感,覺得“自己有練到,應該考試沒問題吧!” 但是對於提升分數與穩定心情的實際幫助不大。當你每天專注於做題目的量時,你會發現你沒有什麼檢討的時間,而且你會傾向於各科犯同樣的問題。因此,請同學停止一直做題目吧!


二、不要熬夜唸書


許多同學考試前臨時抱佛腳,熬夜唸書。但我個人反對同學這麼做,因為作息不正常時,你唸書的效率不高,而且也會比較容易生病。很不巧考試前一天生病的話,這次考試也沒辦法好好發揮平常的實力了。因此,對於很忙碌的上班族考生,我寧願你每天花兩個小時好好釐清、檢討各科的問題,也不要每天為了爭取多一些時間而熬夜。作家Loren Weisman於“The Artist's Guide to Success in the Music Business”一書中,曾說過 “It’s not about the amount of time you put in, it is the way you spend the time on the work you need to get done.” 我認為當同學很專注於檢討時,考前每天花小時左右便足夠了。


接著,我給同學以下幾點建議:


一、挑困難的學科練習


首先,我建議同學做閱讀與聽力時,專挑你不熟悉的學科,把這些艱難的學科變成“unfamiliar topic bundle”,一次挑戰做一整回。舉例來說,我閱讀可能會挑“天文學、地質學、化學。” 這麼做的目的是要讓你預想考試會發生的最糟情況。其實,考試的素材是簡單、中等與高難度平均分配的,閱讀或許會有一篇文章比較難,但不會三篇都非常難,而且通常如果你閱讀覺得簡單一點,聽力就會考難一點,因此,考試是不太可能會發生這麼慘的狀況—閱讀與聽力都剛好考你最不熟悉的學科。不過,做unfamiliar topic bundle的練習是為了讓你預想考試當天各種情況的解決辦法。此外,當你練過unfamiliar topic bundle之後,你的心臟也會變得很大顆,會堅強許多,考試時只遇到一篇比較難的學科,你也不再會害怕。


TIP! 我會建議同學有一定的穩定度(例如:閱讀一篇只錯一題以內,聽力對話練到全對、演講只錯一題以內)再練習unfamiliar topic bundle。假如還不夠穩定,做此練習可能反而會對自己更沒有信心。


推薦閱讀:聽力不熟悉的學科總錯很多,怎辦?

https://sk2toefl.blogspot.com/2020/05/blog-post.html


二、思考並審視各科問題


做完了unfamiliar topic bundle之後,當天或是隔天一定要仔細思考並且列出各科遇到的問題,思考應對的解決方法。舉例來說:


問題:做閱讀時,碰到天文學,會不自覺地看太細,想要真的把每句話讀懂,導致浪費太多時間。

解決方法:碰到天文學時,提醒自己先找到每個段落的目的,做架構式筆記。


有一位一戰破百的同學於訪談中曾經分享過:“我考試前兩週基本上不太做題目,而是把之前做過的題目重新看過、並且思考我碰到類似的問題時,是否已經會解了。” 確實,考試前一到兩週時,你應該已經內化各科答題流程了,沒有必要練習太多的題目。此時,反而是應多花時間檢討與思考,再次提醒自己考試各科容易犯錯的地方。


我認為口說與寫作這兩科考試前不需要每天做許多的題目,只需要專心解決問題即可。以我為例,通常我口說的Task 4都會講超時,有時間掌控的問題。我想了一個策略之後,會先把同一題練到好,此時,再挑戰Task 4的第二題,看是否能夠在錄第一次時就完美。有做到的話,我才會知道我已經解決了我Task 4的問題。同理可證,假如同學寫作的問題是遇到特定類型的題目(像是以government作為對象的題目)無法快速想到理由,那麼你每天練習一篇作文並不會有太大的幫助。反而是應該好好練習想這類題目的理由。考試前兩週可能練習一、兩篇獨立寫作就夠了。


三、實際跑過一遍考試


有不少同學在做一篇閱讀或聽力時,答題率很高,但是一次做一整回或是跑四科時,就會發現專注力下降,導致後面的題目無法發揮平常應有的實力。因此,考試前一定要至少完整跑過兩次各科的考古題,訓練你的專注力也感受一下考試當天的累度。同學可以考前兩週做一遍完整模擬考,考前一週再做一回完整的模擬考。此步驟可以與第一點建議裡面的unfamiliar topic bundle結合,提高困難度。假如你發現你做完閱讀後很容易感到疲累的話,我會建議你在聽力講解題型時,先深呼吸、伸展一下、讓自己準備好了,再開始作答。


TIP! 要做閱讀與聽力加試題

雖然考試時不會兩科都出現加試題,但是有不少同學表示不習慣加試題的長度,只要出現加試題,到後面總是會覺得很疲累,狀態沒有很好。因此,請同學做模擬考時,一定要當成是碰到閱讀與聽力加試題去練習—意即一次做四篇閱讀、三篇對話與四篇演講。此外,依照墨菲定律,通常加試題會剛好出在你最害怕的那科。舉例來說,同學心想:“拜託不要遇到聽力加試啊!閱讀加試的話我可以!” 結果,考試時就會遇到聽力加試。這故事告訴我們不要逃避比較弱的那科,要好好練習加試題的長度喔!


四、調整心態


心態真的太重要了。有許多同學平常做考古題都表現不錯,但考試時太緊張,得失心太重,反而容易失常。我建議同學考試前兩週多看一下心態相關的文章,尤其是當你很焦慮時,看一看別人的經驗,反而能夠讓你比較冷靜與穩定。有一位正在德國念研究所的同學托福考了四戰,她曾分享:“當我考完第三戰時,挺沮喪的。於是我跑去詢問了托福考了七戰終於達標的同學,問他是怎麼做到的。” 你要知道 “你不會是第一個考試失常的人,你正要走的路,別人也都走過。” 永遠都有比你情況還更艱難但是卻克服了的同學,從他們身上,我們可以學到一定要做到的強烈信念,正是這股能量驅使他們堅持下去。


有時候實戰時,難免會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情況,例如考到一半電腦突然當機,無法考下去,而且ET$也沒有要退你錢,你也只能夠摸摸鼻子認了,趕快報名下一次考試。我個人認為當你下定決心要出國留學時,便得具備很堅定、不畏艱難的決心。托福考試就像是一個小魔王,他會考驗你的意志力、折磨你的心智,你有可能當天狀況很好,很幸運地一次破百。但你也有可能小失常,分數不如預期。So what? 那又如何?It’s just a test. 大不了就在重考一次。就像是你要開車,得考駕照一樣。第一次沒考過也沒關係,沒什麼好丟臉的。再考一次,你總是會過的!當你不斷地過關斬將,考完托福、GMAT、GRE,好不容易搞定推薦信並寫完essay後,你可能會發現原來出國留學才是大魔王啊!到時候要面對每天很繁重的課業、教授與同學難以聽懂的口音以及飛快的講話速度、同時還得背負找實習找工作的壓力,那將又是另一個境界的挑戰了!


推薦閱讀:準備托福「心態」專欄

https://sk2toefl.blogspot.com/p/blog-page_509.html


五、確保當天保持在最佳狀態


最後,我建議同學於考前兩週盡量讓自己於當天保持在最佳的狀態。首先、同學應該要適應考試的時段與環境,假如你的考試是在早上,那麼你每天都應該習慣於早上時做題目,確保當天自己的頭腦清醒。假如你報名在家考,那麼此時你也應該都用準備好的白板與白板筆記筆記、確認電腦設備沒有問題。第二、我也建議同學考前應維持正常作息與適度運動。有同學考試時剛好肚子痛、拉肚子或是感冒昏昏沉沉、也有同學前一晚太過於用功而熬夜失眠,這些種種情況都會大幅度地影響你考試當下的表現。最後,也別忘了提早準備好考試當天會用到的(有效期限內的)護照與准考證影本,考前一天臨時找不到護照的話,真的會很崩潰啊!當天你的精神狀況能夠有大約10分的差距,簡單說,請調整作息,想辦法讓你考試當天精神佳,你便要很有可能破百。


祝同學都能夠於考前調整心態,考試時發揮平常的實力,一次破百!


Warm Regards,

SK2 Rosa ^____^


***


想聽聽專業的SK2顧問群所設計,一套最有系統的托福課嗎?

歡迎你加入將要開課的衝刺班,快速填報名表單即可申請,

我們有絕對的信心能幫助你破百!

https://forms.gle/YL9HcTfGJH84uEkE8

選擇SK2 TOEFL衝刺班,1-2個月破百!

https://youtu.be/bR5uBvMBJBg


近期「衝刺班」開放試聽班級:(以下試聽時段請擇一)


1/3  (二) 線上聽力課 19:00 (傳授聽出聽力愛考點、對話筆記)

1/4(三)線上閱讀課 19:00 (skim& 架構式筆記法、解題)

1/6(五)線上寫作課19:00 (教你寫出絕對不離題的主題句)


***


加入2.4萬成員的SK2 臉書社團,獲得托福相關的最新資訊


追蹤Rosa's Reading Corner,藉由朗讀英詩、培養閱讀與口說的習慣


收聽Vivian「托福下課後」Podcast,聽聽學長姐的激勵人生故事


加入全台灣高分人數第一的Mason GRE社團,獲得準備GRE的最新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