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內考托福116 感謝SK2 TOEFL

在臺灣生活的我因為沒有用英文講話的環境,所以口說能力一直是相對差的,但Vivian老師在課堂中很鼓勵大家開口,畢竟要踏出第一步才有進步的可能。另外老師也提供很豐富的獨立題題庫和實用的網站工具,可以反覆聆聽自己的recordings並修正發音與文法。

求學背景: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
英文程度:學測15級分/指考96.5分/多益950分
準備時間:2025年1~5月
考試成績:
[2025/05/17 @Whygo Language Center] 
一戰99分(R30/L30/S25/W14,但寫作考到一半電腦系統當機,官方既而Cancel Scores給予Free make-up test)
[2025/06/04 @Acumen Business English Centre] 
補考116分(R29/L30/S29/W28)
準備教材:SK2講義、SK2雲端資源、KMF考滿分、TOEFL TestReady、ChatGPT

前言

為何考托福:部分國外醫院實習需提交語言證明,另外也可能有考取研究所的打算。 
為何選擇SK2 TOEFL:網路搜尋得知,加之以班上同學的大力推薦。 

讀書計畫/時間軸

剛開始對托福考試的形式、準備方法、考試技巧完全不了解,因此報名「SK2實力養成班(1~2月)」。後來因為準備醫師國考與學校課業的壓力一直沒有決定考試日期並認真準備。直到三月底發現再拖下去也不是辦法,所以報名五月中的考試,抓大約一個半月左右的時間刷題衝刺。 

閱讀

對我來說閱讀是相對容易的部分,畢竟平時的課業學習就有看教科書、期刊和各種文獻的需要。真的要說比較有挑戰性的大概是時間上的壓力,一篇文章要在17分鐘內讀完加上作答10道題目著實有其難度。我後來順勢調整答題方式,習慣每寫一題就讀一段,就比較不會有寫不完的問題。

Vivian老師在lecture中也教大家如何快速抓住SVO得到重要資訊並輔以skim&scan的技巧,使得我的閱讀速度再往上提升一些。記得第一次考試的時候運氣不錯,遇到平易近人的題目(其中一篇文章也比較短),20題寫完還有將近10分鐘的時間!我方能從容不迫回頭思考幾道比較不確定的題目。而第二次考試相對第一次難上許多(兩篇都是歷史類),我也沒有因此亂了步調,穩健的把題目答完。只可惜也許答錯比較多,最終結果少了一分,但整體還是可以接受。 

聽力

聽力考試以我而言也不是太困難的section,不過托福困難的地方在於Lecture內容長達4~6分鐘,要很專注地聽懂教授介紹的核心概念同時還不能遺漏細節(6題中總會出個1~2題細節題)。

Vivian老師講述的一些筆記方法讓我受用無窮,包括做出timeline、圖像記憶等等,都是很實用的筆記技巧,其中老師也強調動詞比名詞重要的觀念,對我來說也是新的concept,畢竟太專注專有名詞反而會忽略掉這些名詞間的關聯性,進而誤解context掉進陷阱裡。我自己練到最後也養成「專注聆聽」的習慣,記筆記反而是維持專注的方式,以免陷入為記下細節而錯過更多重要內容的泥淖裡。

在補考那次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一個題組,我真的是聽得一知半解,當下也有點小慌張。不過我當機立斷放下鉛筆,仔細抓住內容大意並搞懂主詞、受詞之間的關係,最後答題時也運用經驗加上刪去法選到合適的答案,還是拿了滿分。可見在聽力測驗中是否充分瞭解內容裡講述的「知識」是其次,仔細聆聽對話或課堂的大意並盡可能捕捉細節才是最重要的。 

口說

口說是讓我最困惑的一個部分,因為體感兩次考試的表現並沒有差異太大,但得分居然從25升高至29,何況第二次考試時我還因為有些飢餓(?)導致回答第一題一直吃螺絲,做了好幾次self-correction,不過以結果而言成績並沒有影響太多,可見大家在考試時不必因為說錯幾個字而慌張而影響到思考與表達。

在臺灣生活的我因為沒有用英文講話的環境,所以口說能力一直是相對差的,但Vivian老師在課堂中很鼓勵大家開口,畢竟要踏出第一步才有進步的可能,藉由模板與棋盤方格的筆記方法,讓我比較有自信的建構答案並表達出來。另外老師也提供很豐富的獨立題題庫和實用的網站工具,可以反覆聆聽自己的recordings並修正發音與文法。我同時也藉助ChatGPT,請它協助潤飾逐字稿、挑出沒注意到的文法錯誤並幫我確認回答有沒有充分整合題目的文字與聽力內容,以免只講到聽力內文中比較表淺的資訊而沒有扣合原先題目要說明的核心名詞或要旨。 

寫作

最後的寫作測驗對我來說也是個挑戰,在時間很壓縮的情況寫出結構完整的assay的確是不容易。但Vivian老師很細心的介紹整合題的答題方法與Academic Discussion的舉例小撇步,讓我在考試時可以不用思考太久就能打出想表達的內容。此外我一樣也請Chat老師幫我批改文章的錯誤並檢查內文是否偏離音檔中教授的講述(KMF新增的AI批改工具也不錯,裡面會改得更細膩),AI revise後的文章可以學習其中不常使用的單字與片語,讓自己的文章越寫越precise,使rater能夠很清晰明瞭我想要表達的內容與立場。

值得一提的是從第一次和第二次考試成績來看,寫作兩道題佔分應該是一樣的,練習時千萬不能偏廢其中的一題,長文短文都要好好寫才不會lose掉太多分數。 

背景知識 

剛開始上J2老師背景知識課的時候,我對其中的許多學科並沒有很感興趣(畢竟平日也不會關注相關議題)。但真正在練習TPO才發現有一些先備知識可以或多或少減輕答閱讀、聽力題的心理壓力,把力氣放在沒看(聽)過的資訊。J2老師的背景知識講義和單字手冊就很細緻的整理一些文章和常考的核心學科單字,讓我在短時間內對比較不擅長的主題(如天文、藝術、歷史、考古學等)有很基本的認識,面對常出現的專有名詞也比較不會緊張,可以更加速理解文意及語意。 

文法句構

我想絕大多數會考托福的同學對於基本英文閱讀都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但偶爾在做閱讀考題時不免還是會遇到語句十分龐大、結構很複雜(包含許多分詞構句、片語等)的句子,容易造成誤解或是看不太懂的狀況。J2老師上課時反覆讓大家練習閱讀長句、依特定文法改寫句子並多做翻譯、造句練習,讓我熟悉考試容易出現的長難句且學會如何剖析它們。 

課後練習

在密集衝刺的那段時間我真的下了很大的工夫在練習TPO,每天一定會抽出至少1~2小時的時間練習考題並確實檢討。另外ETS官方的TestReady也有免費的每日練習,其中口說、寫作的e-rater可以讓我大致了解回答比較不足或有缺陷的地方(比如:grammar、cohesion、speed等)。

Vivian老師也很貼心幫大家組了讀書會,在寫作練習時可以看到同學不一樣的觀點、參考寫的不錯的地方,也可以發現一些常犯的錯誤並引以為戒。有同伴一起加油努力的氛圍總是比獨自一人孤軍奮戰要好一些。 

心態調整

剛開始練習時的確是練到有點崩潰,尤其是發現自己口說即使講到懷疑人生、鬼打牆的地步卻還是沒有進步的感覺。但我印象很深刻的是一位朋友的鼓勵,他告訴我「勤能補拙」的重要性,也許每天的進步只有一點點,不過累積起來一定是很可觀的。我相信這點不只托福考試是如此,其他學業上的努力亦是。如果學習到很疲倦的時候就改做別的事放鬆一下吧!Being too stressful is not a good idea. 

後記及建議

其實看到這個結果說實話我是挺訝異的,因為考試前我一直覺得能有100+就很不錯了,沒想到可以考到如此滿意的成績。建議大家準備的時候壓力別太大,睡飽吃好在考場中發揮應有的實力就可以了。在此祝大家考試都順利!Wish you well in your future academic endeavors. 

【PS. Acumen考場我覺得超冷的,建議大家多帶一件外套穿,不然打字的時候會一直發抖。另外因為該考場是採取先到先考,所以大家可以評估自己在聽力還是寫作被他人口說干擾的程度決定要早一點還是晚一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