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考生二戰 105 感謝 SK2 TOEFL

上完 SK2 的課程後,真的可以感受到老師真的很努力在如何讓學生進步。從超豐富詳細的雲端資源,到課後的無限次一對一顧問面談時間以及作文批改,尤其是看到作文批改完將近 100 篇的作文,覺得顧問真的是超人吧。可以感受到每個顧問都非常希望學生進步,如果學生可以積極地運用這些資源,我覺得達到自己希望的托福分數不是夢想。

求學背景:清華大學物理所
英文程度:學測 14、TOEIC 770(久遠的成績)
準備時間:114/3–4 實力養成班、114/5–6 精華衝刺班
準備教材:SK2 上課講義、SK2 上課雲端資源、考滿分

前言

有計劃之後會申請國外的博士班,如果可以達到托福 100 分的話,幾乎就可以達到每間學校申請的門檻。但由於要達到這個目標不是那麼容易,尤其是我本來的英文能力不是到太好,所以想透過上課的方式來學習比較有效率的學習方法,可以比較快地達到設定的目標。

在參考網路的一些評價以及同學的推薦後,決定來 SK2 這邊上課。上完課後也覺得非常值得,尤其是顧問們都能提出很具體、能夠練習英文、進步的方法,而不是很抽象的英文練習概念。顧問也都能針對個別的問題進行個人化的建議,提出比較適合每個人的練習方法及目標。

讀書計畫

由於自己英文的底子稱不上太好,加上大學四年以及研究所接觸的英文只有來自單方面學科的原文書或論文閱讀,其他領域的英文或是聽說寫的接觸幾乎都沒有。所以決定從實力養成班先開始,再銜接衝刺精華班。

時間軸:
3–4 月 實力班上課
4–5 月 運用實力班接收到的練習和檢討方法,在接下來的一個月練習時觀察自己的進步曲線。銜接上衝刺班的門檻是能完整地考完一次托福聽說讀寫的考試,例如能在時間內讀完閱讀文章並完成作答、口說四題能夠在時間內完整講完、寫作可以在時間內寫完一篇架構完整的文章。達到門檻後就開始安排衝刺班。
5–6 月 衝刺班上課
6 月  全力衝刺考試
6 月底 一戰 overall 90(R21 / L22 / S23 / W24)
6–9 月 因為第一次考試有點緊張,在接下來兩個月反覆練習模擬整個考試,熟悉考試感覺,減少考試時的緊張程度。
9 月底 二戰 overall 105(R28 / L28 / S23 / W26)
總共準備時間約 6 個月。

閱讀

實力班上課教的閱讀技巧真的超重要。上課之前看英文原文書的方式就是一個字一個字在心裡邊唸邊讀,常常看過了文章但對文章裡面的內容沒印象,需要再反覆多看幾次才會理解文章內容。上課教的先讀 SVO 的方法可以快速抓到文章比較重要的重點,運用那些關鍵字把文章的句子串接起來,可以更容易了解文章內每一句之間的邏輯,能有效理解文章內容。真正理解文章後,對於題目也就能更加遊刃有餘,能夠比較快知道每個錯誤選項錯在哪裡,作題時間能增快許多~

衝刺班 Chris 顧問教的 skim 跟 scan 的技巧真的是超級重要,尤其是 skim 的技巧,透過略讀文章內每一句的 SVO,快速串接文章中每一句話彼此之間的邏輯架構,便能養成看一遍就看懂文章在說什麼的能力。這個能力對於分辨 main 和 detail 句非常有幫助,因為透過 SVO 知道前後文的邏輯關係,便能很容易分辨哪一句是主題句、哪一句是細節補充。自然而然插入題跟目的題就能得心應手,讀懂整篇文章架構後,每一種題型也就不容易再答錯了。

聽力

實力班我覺得老師在聽力課教的練習逐句聽寫以及 echo 的方法非常有效,能對於基礎聽力能力有效提升。因為我之前在做題時很常會發現一些題目的內容我完全沒印象,再從頭聽一遍後發現還是沒印象。看了逐字稿之後才發現原來講者有講這句,但我可能因為稍微有些聽不懂而忽略了,而這些聽不太懂的句子通常題目都很會考。透過以上的練習方式可以幫助我聽懂一些我本來比較不熟悉的句型,還有能夠更專注在把講者的每一句話都聽懂,做題目的時候自然就比較會有一點點印象了。

衝刺班上課中教的八大點超級重要,像是 but、also、plus(複選題)、舉例時考這個東西提到的目的,這些重點托福實在是太喜歡考了。有時候聽到的時候,就已經可以預想這邊會出題目了。透過八大點可以加深對於考點的印象,讓自己不該忘的內容不會忘,尤其是一整篇 5 分鐘的 lecture 實在是太多細節了,八大點可以篩出一些可能會考的東西。另外我覺得老師在上課提出的六大黃金檢討步驟非常有用,提供一個非常有效又系統性的檢討方法,可以讓自己明顯知道怎麼不會重複犯一樣的錯,也可以幫助自己對每個學科 lecture 更加了解,更加了解它的走向和會如何出題,對聽懂跟答題非常有幫助。

口說

在實力班上課前根本沒辦法獨立講出完整的口說回答,尤其是 task 1 自由發揮的口說題目,光是要想理由就要花上時間,更何況還要用英文輸出。在上課中老師提出了很多方法可以快速想到回答的理由,以及流暢、有邏輯地描述故事的方式,我覺得很有效也很實用,可以建立比較流暢且邏輯正確的回答。在上課中也有很多機會可以跟同學互動或是老師即時修正,對於口說發揮很有幫助。

衝刺班 Li-Yi 顧問在上課教的 chain of benefit 方法真的對於口說 task 1 非常有效。透過反覆的練習,task 1 便可以練習到每個人都可以看到題目馬上想好理由和回答的方向,有個明確的回答方向,自然就可以比較從容地輸出英文。關於 task 2–4 顧問也提出很好的方法讓每個人都能系統性地記筆記以及回答,讓每個人都能在 1 分鐘內有條理講出聽力聽到的內容,且較不容易卡頓。還有就是顧問對於語速的堅持,我覺得對於口說整體能力很有幫助。因為練習到一定快的語速後,考試的時候就可以稍微放慢一點、更從容地表達每個句子,內容還是可以很豐富,或是有時候稍微詞窮了,也可以快速想到下一句要講什麼,讓整個口說表達很流暢。

寫作

上完實力班寫作課後能夠更清楚怎麼寫出一篇架構完整的文章。除了寫出清楚的主題句外,怎麼利用轉折、連接詞句串接這篇文章的每個句子,讓讀者可以很快抓到你文章的邏輯。還有很重要的是關於扣題,剛開始寫出來的文章往往都會偏題,或是根本沒回答到題目要你回答的東西,上完課後更能快速抓到題目要問的重點,避免偏題。

在上完衝刺班 Chris 顧問的寫作課後,更能寫出一篇邏輯架構明確、舉例具體且豐富的文章。我覺得上完課最大的收穫是大腦的思路可以更靈活不死板。在上課前的寫作可能會侷限在一個很抽象的概念然後一直反覆敘述,這樣對於解釋你的理論點沒有幫助,而且讀者也不太能被你說服。但上課後顧問提出很多有效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想出各種具體的例子來輔佐論述,不要侷限在講同一句話。這不僅幫助我們在學術討論的寫作上可以寫出更具體、更具有說服力的文章,也可以應用在日常生活的思考上比較不會那麼死板,可以以更靈活、更具體的方式去思考問題,我覺得對於生活很有幫助~

文法句構

文法句構對於閱讀跟寫作真的是超級重要,沒有理解句構根本沒辦法讀懂句子或是寫出一段句子。老師在上課中用很好理解的方法讓我們快速掌握句構,對於閱讀、寫作很有幫助。

背景知識

透過不同學科的背景知識,可以發現每個學科問的問題大多是有一個特定的方向。所以理解每個學科的背景知識可以大幅度地幫助理解文章內容以及加速作答時間。

課後練習

我自己的話是花大部分的時間在閱讀,熟悉閱讀英文文章。聽力的話是在坐捷運或公車的時候聽,訓練在有干擾的環境下還是能理解文章內容。口說則是每天花 30 分鐘維持口說的回答感覺(可能一天一個 task)。寫作的話則是一天寫一篇文章(整合寫作或學術討論),第二天檢討自己寫的文章。

除了上課後用超豐富的雲端資源自己複習練習外,顧問們也很積極地幫我們籌組讀書會,讓我們有戰友可以一起分享學習方法、讓練習不那麼無聊。顧問也開放很多一對一的顧問時間以及作文批改,一對一的面談可以很有效地改善日常練習上可能的盲點,對於練習一段時間都沒進步很有幫助。另外我覺得 Li-Yi 顧問設計的練習口說網站對於練習口說非常有幫助,顧問平常也很關心我們的練習過程,關注我們進步的曲線有沒有需要調整的地方,讓我們練習非常有效率。

心態調整

考試的心態真的很重要,尤其是考試中的專注度維持超級重要。像我第一次考試的時候,就因為對於閱讀的時間分配不熟悉,整個閱讀就非常沒有把握,導致接著的聽力就一直回想起前面閱讀沒有把握的題目,自然也就錯很多題。第二次的考試準備就給了自己很多次的模擬考,熟悉整個考試的時間分配以及考試感覺,在聽力時時刻提醒自己專注在當下、穩定軍心,才可以比較穩定發揮自己的實力。

考試前練習的心態非常重要,尤其我覺得是練習閱讀的時候。考試前練習閱讀時,可能很多人都會經歷一段閱讀答題率非常不穩的時段。我剛開始練習 TPO 閱讀時都很怕自己又錯很多題目、信心受挫而害怕練習,或是可能對錯的題目過度鑽研,然後在考滿分的留言區尋找一起檢討出題者的同溫層,但這些方法對於提升閱讀能力都沒有幫助。

我覺得一個比較好的心態是放輕鬆一點,有時候錯很多題也不要放在心上,對於不認同的題目也多放寬心,先接受再繼續接下來不同文章的練習。久而久之,經過更多不同文章題目的練習,也漸漸能更理解題目出題的邏輯,對於題目也不會那麼計較很多不重要的細節,也比較能發現自己的進步。

感謝及建議

上完 SK2 的課程後,真的可以感受到老師真的很努力在如何讓學生進步。從超豐富詳細的雲端資源,到課後的無限次一對一顧問面談時間以及作文批改,尤其是看到作文批改完將近 100 篇的作文,覺得顧問真的是超人吧。可以感受到每個顧問都非常希望學生進步,如果學生可以積極地運用這些資源,我覺得達到自己希望的托福分數不是夢想。

大家在學習上也不要太有壓力,考差了一次也不要太難過,可能是這次的考試內容剛好比較不熟悉而已,多放寬心,多考幾次即可(錢包 QQ)。祝各位考生可以早日從托福畢業~